必威体育平台,必威体育app

图片

仁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县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2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2-07-22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778711277/A073/2022-000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2-07-22
 发布机构  仁寿县人社局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赖东妹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体制外农技师评定、助力乡村振兴》(第16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体制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有依据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人社发〔2020〕31号)中第二十三条“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档案存放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可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履行初审、公示,推荐等程序;档案没有委托存放的,在纳税或社保参保地申报。由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或指定的单位履行初审、公示、推荐等程序。”规定,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体制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由申报人所在公司、专合组织、村(社区)履行初审、公示、推荐等程序后报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标准教育股复审,县农业农村局将审核通过后的人员汇总花名册和申报材料报送县人社局,县人社局定期组织开展体制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二、职业农民职称资格评定有试点

2019年,我县根据《眉山市农业局眉山市畜牧局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眉山市职业农民职称资格评定试点工作>的通知》(眉市农〔2018〕85号)文件要求,开展了我县职业农民职称资格评定试点工作,2019年我县共评定职业农民中初级职称150人,我县职业农民职称职业农民职称资格评定试点时在评审要求的学历、工作年限、论文等门槛均有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两年试点工作结束后,至今省、市并未出台专门政策。对此我们正积极、不断地向省市主管部门反映,要求尽快出台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的相关政策。待文件出台后,我们及时开展此项工作。

三、体制外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支持和培育有支撑

一是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服务中心与川农大长期开展校企(园)合作。常年有研究生入园指导,凡仁寿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人员均可到园区学习,提高种植技术;二是2021年10月,根据《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川人社发[2020]39号)等政策文件精神,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服务中心聘用原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同志为“丘陵地区粮油作物种植技术研究”特聘专家,聘期3年。杨专家长期在园区抟授技术和方法。职业农民和农场主、“土专家”、“田秀才”、均可参与学习、讨论和技术提升。三是仁寿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均在开展免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培训意愿的均可报名参加。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各类人才共计7500余人次,其中,选派40名体制外人才参加眉州“田园名星”培育,培育仁寿“田园名星”58名,培育高素质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2400余人次、致富带头人300余人次、乡村产业人才1200余人次、基层农技骨干1050余人次、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2500余人次。

四、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有政策

县委组织部等7部门印发了《仁寿县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提年)》的通知,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方案。

(一)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系统引才、用才、育才、成才的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应政策激励机制,完善农村工作队伍畅通向上的通道,鼓励各种人才到乡村挂职、兼治、离岗创业,引导优秀年轻专业人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二)积极培育农业产业人才。一是每年遴选5名在技术推广、产业融合、致富增收等方面有明显带头作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贴等支持;二是每年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0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名以上。三是3年内培育农村经管人才实现全覆盖;四是培训基层农技员300名,乡村电商人才150名,文旅人才60名,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对培育并获评得“仁寿精英才俊”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最高10万元工作室建设奖励。加快壮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发挥他们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积极扶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建起一片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让那些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的追梦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都能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

(三)强化与科研院校的人才合作。完善省市涉农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机制,带动基层农技人员技能提高。

(四)强化党管农村,搭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农旅融合新业态,通过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等,汇聚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搭建创业创新事业平台,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以事业聚人、以环境育人、以发展成人,让扎根基层的农技人员看到盼头、尝到甜头,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欢迎您对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