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平台,必威体育app

图片

仁寿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2017-03-24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778711277/a189/2023-000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17-03-24
 发布机构  仁寿县科技局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充分重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全面防御。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促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坚持公共服务。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丰富公共服务内涵,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建立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地震科技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加强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县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显著提高。一是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平台建设。二是提高地震防御能力,基本完成防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工程加固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民房逐步改变基本不设防的现状。三是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救援队伍管理体系和灾后应急救援体系。四是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抢救队伍建设。五是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升公共应对地震灾害能力,并具备科学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六是完善“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四、主要任务 

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新建省级地震基准台1个(四公镇),地震基本台1个(县城),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9个(向家镇、大化镇、鸭池乡、青岗镇、禄家镇、慈航镇、兆嘉乡、藕塘乡、中农镇)。 

2.加强震害防御基础工作。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对水库、桥梁、房屋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制定、实施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的规划,逐步消除未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对处于地震活动断层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建筑,抓紧组织搬迁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3.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完善防震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地震灾害发生后能快速、有序、高效启动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建立地震应急指挥平台、技术系统和救灾基础数据库,实现与省、市地震指挥技术系统数据信息共享。 

4.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完善宣传网络。每年利用“科技下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5.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震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加强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宏观观测员、速报员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技能。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完善地震灾害震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地震谣言处理机制。 

6.提升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气象保障、工程抢险、次生灾害防范等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对现有专业抢险队伍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知识、处置技能、操作规范等实用性业务培训。 

7. 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跨部门、跨乡镇、跨行业的物资调拨和配送机制;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全县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维稳工作机制,保障全县公共安全秩序稳定。 

8. 农村居民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将农村防震保安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农村居民住宅建设选址、避让工作,新建公共设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到2020年全县共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5个。 

9.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5所,科普示范社区3个,地震安全示范乡(镇)3个,组织开展5次应急综合演练。 

五、工作保障 

1.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将防震减灾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建立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 

2. 加强防震减灾制度建设。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法治观念,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法治意识。加强社会防震减灾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及地域应急储备,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开展。 

3. 健全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县防震减灾体制,明确各防震减灾成员单位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责权,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实行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求,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防震减灾行政管理体制。 

4. 加大防震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防震减灾公益性的基础地位,将防震减灾列入年度专项预算范围予以保障,为防震减灾部门开展群策群防、地震监测台网和预警预报建设、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抗震救灾资金准备和应急拨付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保证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5. 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督查。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