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平台,必威体育app

图片

仁寿县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4-10-29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040818476/2020-273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14-10-29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差距,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仁寿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2010—2015年四川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计划的基本估价   

“十一五”期间,全县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强化科普宣传,组织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全民科技意识,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显著提高,达到45%以上。    

(一)科普宣传形式多样深受农民欢迎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开辟宣传途径。科普宣传活动声势浩大,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1、抓好科普宣传活动。每年紧紧扣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命健康”的主题,紧紧抓住《全民科技素质纲要》实施的有利时机,切实开展好科普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每次活动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工业等部门在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的边远场镇举行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声势的启动仪式,摆摊设点,科普咨询,发放资料。启动仪式后,将“三下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分为文化、科技、卫生、法制四个小组,组织小分队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宣传科技知识,把科技之风吹到全县各个乡镇,吹到千家万户。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动宣传车300多台次,悬挂标语500多幅,发放资料40多万份,制作展板300多个,展出挂图600多幅,推广新技术40多项,推广新产品38个,实用技术培训18场次,培训干部群众3800多人次,义诊群众20000多人次,接受咨询的群众超过50万多人次,赠送书籍58000多册,赠送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10000多公斤。2、抓好“站栏员”建设。针对乡镇科普设施落后的问题,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结合实际,确定在60个乡镇570个村开展科普“站栏员”建设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三条措施。即统一制作规格。统一建成壁挂式(即长6米、宽2米,外加避风蓬)统一用材为不锈钢。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了《科普惠农兴村宣传管理办法》。落实建设经费。县政府每年安排1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到2009年底,已完成420个村的站栏员建设任务。    

(二)科技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搭桥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组织动员所属团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金桥,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仁寿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每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8个,新增产值8600多万元,其中,水稻覆膜栽植技术研发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项目的效果特别明显,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1、水稻覆膜节水综合增产技术项目。仁寿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干旱十分严重,每到夏秋作物种植季节,广大农民因缺水无法种植,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锐减,严重影响粮食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川农大和省农科院紧密合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在珠加乡、藕塘乡、慈航镇、龙桥乡、北斗镇等缺水严重的非黑龙滩灌区实施节水农业技术项目,示范面积达2000亩。经省农科院和四川农大的专家进行实地测产,珠加乡等四个乡镇示范田平均亩产630公斤,最高亩产680公斤,比对比田高230公斤以上。广大农户对该技术的节水抗旱、早熟早收及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满意。2、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项目。仁寿是全国闻名的生猪生产基地县,是广大农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搭桥,从北京益微康壮生物投资有限公司引进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在曹加和藕塘两个乡镇300多家农户进行示范,收到了很好效果。达到了环保,零排放无污染;省工,节约成本;通过生物菌消灭有害病菌,减少疾病,提前20天左右出栏,每头生猪增加纯收入150元左右的目的。这两个项目被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先后报导,并被四川科技情报所收集储存。    

(三)科普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日益增强1、开通科普视频。为加强我县科技信息化服务,整合优化县域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去年7月在全省科技系统率先开通了科普视频,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5000多条,点击率50多万次。为仁寿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信息。此举省委办公厅予以关注,省科技厅和省科协非常重视,派员予以指导,并在全省科技系统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建立服务团队。科普特派员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五种模式:一是建立乡土人才超市服务模式。在文宫镇、曹加等乡镇建立了20余个乡土人才超市,选聘乡土实用技术人才作为特派员,解决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二是建立科技聊天室服务模式。建立5个科技聊天室,组织科技特派员在农闲或夜晚等闲暇时间到聊天室里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农户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三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科技示范基地服务模式。特派员与基地共同申报实施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产学研联盟。四是建立科技承包服务模式。五是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模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生猪、鲜枣、枇杷等专家大院。到2009年底,全县共下派和明确科普特派员480人,引领400多个科技项目,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20项,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300多个,带动7000农户、3万人发展致富。3、发展农技协会。坚持“三民、四自”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协会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每年新发展协会10多个,到目前为止,协会总数达140多个,会员总数达12万多人,联系会员20多万人。有全国百强协会2个,全省先进协会7个,全市优秀人才示范岗180人,全市优秀人才示范单位10个、优秀专业合作协会12个,省级示范专合组织4个。    

(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连创佳绩按照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很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优质枇杷、优质梨、优质鲜枣、优质清见、优质山羊、优质生猪等六大示范基地。我们严格按照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落实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2007年上报了文宫优质枇杷基地,2008年上报了曹加优质梨基地,2009年上报了龙马优质鲜枣基地,分别获国家科协20万元的奖励。    

(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我们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培育打造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占全市的9.1%。全县建成省级技术中心3个,大中型企业技术研究机构10多个。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5.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7%。此外,全县专利申请140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个,新增转化实施专利技术10项。以能源、建材、食品、医药及生物、新材料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具雏形。    

(六)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的兴趣浓厚在全县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每年开展评奖活动,同时组织青少年参加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近年来,获省、市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优秀组织单位2个,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4名。总之,我县科技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全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科技意识不强,特别是创新意识差;二是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科研基础设施滞后;三是科技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顶级人才奇缺;四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等。这都是制约我县科技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    

二、“十二五”计划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西部幸福县。围绕发展主题,完善体制机制,突出企业主体,构建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经济效益,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强化集成创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成果,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注重引进吸收再创新,广泛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一体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坚持制度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消除自主创新的体制障碍。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协作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3、坚持重点突破围绕我县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中科技资源和力量,组织实施一批对我县发展具有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创新项目,实现重点技术的突破,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主要目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科技总体水平,以科技跨越促进经济跨越,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跨入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其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动、植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100%,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开展农业新技术应用与示范,建设一批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信息平台和共享系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一些领域的生产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培养造就一支能适应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全县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大力提高社会事业科技水平,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四)重点项目   

l、抓好农业科技项目坚定不移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围绕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5个方面的目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数量、质量、安全等要求的同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优美。充分利用科技调整农业结构。针对仁寿浅丘面积大,干旱比较严重的实际,全县二台土以上的全部改毛系作物为根系作物,以确保干旱年份农业不减产,农民仍增收。加大实施抗旱节水农业力度。全县大力推广“麦玉豆”连作模式,在黑龙滩尾水灌区和干旱严重的山区乡村推广“水稻覆膜”栽植技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大力打造农业科技特色园区。重点建设文宫镇优质枇杷、曹家、谢安乡优质梨,龙马镇优质鲜枣,新店乡优质柑桔,方加镇优质水产园区,以培育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品牌,各具特色。同时,发展“种+种”、“种+养”立体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大面积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发展有机食品,提高粮食和水果品质。积极推广家禽家畜生态养殖。以推广生物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为主,改革传统养殖方法,达到零污染、高品质、低成本,增收入的目的。   

2、抓好工业科技项目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紧紧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环保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等先进成热技术的应用,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围绕全县招商强工战略,以三点两线(即视高镇、文林镇、汪洋镇,106线、213线),特别是工业小区为中心引进和建设一批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业,使其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打造视高家私城,加大工艺研发,形成全省闻名的家具生产基地。打造汪洋水泥生产科技园区。加大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引进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以推广干法水泥为主,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开发瓦斯发电技术,变废为宝。打造半夏生产基地。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种植半夏,形成省内最大的生产基地。研究加工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全省闻名的中药材基地。   

3、抓好社会科技项目积极实施天网工程。扩大天网覆盖范围,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实施全天候监督,确保社会平安、社会和谐。研究心脑血管防治方法。组织全县的医药拔尖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实施科技信息化工程。整合县上农情网、农经网,实现资源共享。全县各乡镇村都要建立科技信息网点,鼓励全县企业、专合组织以及种养殖大户入网,把仁寿推销出去,把好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提高经济增怅的科技含量。    

三、“十二五”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建好平台   

1、产学研结合平台。完善与四川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等院校的合作机制,构建一个高层次、综合性、政府引导的产学研平台。为充分发挥此平台的作用,使之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接的快速通道,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建立高新技术项目库:充分发掘和利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科院等院校的高科技成果资源,与院校共建项目库,共享项目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服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筛选出重点科研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发布,进行招投标,依托其技术、人才优势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建立院校创新人才库:依托四川农科院、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力资源,建立高级人才库及专家库,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优秀毕业生。建立项目对接制度库:每年开展1—2次科技对接交流会,结合我县工业、农业,实际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项目和成果来我县进行交流洽谈,对产研双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以促成,给予支持。   

2、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为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体系。一是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研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二是广泛开展宣传,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的专利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努力获取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引导企业主动保护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的人才。四是建立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司法保护、企业自保和行业自律的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3、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全县的信息网,增强服务功能,延伸网络链,利用现代信息网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管理、技术、信息、人才、投资、财务、法律等方面服务。    

(二)创新机制   

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一要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地区、军民、产学研之间长期以来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封闭的格局,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有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二要加快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强重大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实施和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健全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    

(三)构建体系——集成研发支撑体系。   

以文林、视高和汪洋工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孵化中心,打造食品、建材和能源基地,增强区域和产业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仁寿科技信息网的作用,促进强势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体系。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业前景的科技成果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持,包括相关的产业技术和产品开发、中试工艺以及新产品规模生产技术支持。——科技合作支撑体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互利合作,寻求科技依托。要巩固和深化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成果,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和效益。    

(四)完善政策   

要结合仁寿实际,制定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在财税金融上,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国内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在产业上,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    

(五)培养人才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要建立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拔尖人才、领军人才成长,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现有科技人才的知识更新和再培训,增强创新能力。同时,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投资创业。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    

(六)加大投入   

自主创新,投入是保障。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一是政府投入。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十二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达到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专项的支持力度。二是企业投入。要确立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要通过体制创新、行政手段、约束机制和政策措施等引导,促使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使企业研发和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达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以上。三是社会投入。要培育创业投资市场,构建风险投资机制,不断拓宽投入渠道。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使其成为促进高技术产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七)加强领导   

 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组织制度,为“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要认真贯彻执行《科技进步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科技政策法规,加强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科技法治观念。要营造有利于科普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科普事业加快发展的局面。要大力弘扬“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风尚,促进公众相信科学,提高公众科技素质。要在农村和中小学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青少年科技大赛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    

  
关闭窗口